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?

周娱菁 怡禾心理 2022-01-18

周娱菁
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型博士毕业,接诊病种包括儿童心理发展与精神障碍等。


孩子在外面要独占玩具,二宝家庭孩子们抢玩具,这让很多家长头痛不已。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乐意分享的良好品质。但是孩子的行为总是让人很失望。今天我们来聊聊让孩子学会分享的话题。


图源 | pixabay


01

分享是一种能力,受孩子年龄的影响


不是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分享的能力。说到分享,不得不来说一个名词,就是“物权意识”。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个人的物权意识的发展过程。


  • 0-1岁:我的东西谁都可以玩。孩子还没有物权意识。

  • 1-2岁:我喜欢的就是我的。能区分自己和他人,但是不明确“你的”和“我的”的界限。

  • 2-3岁:我的东西别人不能碰。物权意识开始萌芽,孩子进入物权敏感期,这个敏感期往往会持续6-12个月。

  • 3-4岁:我的可以分享给你。物权被充分肯定和保护后,孩子开始愿意交换和分享自己的物品。

  • 4-5岁:儿童乐园的东西都是我的。学习理解“我们的”、“大家的”这个概念。

  • 5-6岁:我愿意把我的东西分享给有需要的人。形成初步成熟的物权意识。


请大家对应孩子的年龄,看看自己孩子应该有的分享能力。比如,很多父母会奇怪,在孩子很小的时候(1岁或者1岁半之前),和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,孩子可以很自然地分享。可是到了2-3岁,怎么孩子变得如此小气,他想要的东西都紧紧握在手里,放在自己的身边,即使别人不小心碰到了,都会很崩溃。这就是因为,在1岁左右,孩子还没有物权意识,但是到了2-3岁,孩子的物权意识开始萌芽,对身边物品特别敏感。

 

图源 | pixabay


到了幼儿园期间,父母们又会发现,不同孩子对于分享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态度很不一样。比如有的孩子可以比较主动的分享,当他觉得对方是友好的,是在一起可以愉快玩耍的,是亲近的,就能够主动分享给别人玩具。有的孩子经过大人的引导也可以做到分享。但是有一部分孩子,对于玩具,身边的东西表现出非常的执着,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别人碰“自己的”东西。这种差异,一方面来自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,另一方面来自于孩子的“物权”在平时是否被充分保护。


02

孩子分享玩具是如何发生的


孩子分享是一件自然的事情。父母要做的是懂得分享能力的发展规律,以避免做一些影响孩子发展出分享能力的事情。那么,分享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?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要在孩子有懵懂“物权意识”的时候(一般为2-3岁),充分保护好孩子占有物品的意愿,使用物品的权利。允许孩子表现出“霸占”物品的现象,不要用成人的道德要求来看待幼儿的这种行为,比如觉得“不能孩子从小就这么自私”,“东西是大人买回家的,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这么霸道”。

 

图源 | pixabay


当孩子到了3-4岁,如果能够经常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“被分享”,体会到分享互动的乐趣,就更容易学会分享。比如,平时和孩子玩耍的时候,你拿着一个积木,告诉孩子“这个是我先拿到的,现在这个红色的积木是妈妈的,红色的积木真好看。”你在手里玩一会儿,如果孩子表现出想要的样子,或者你可以主动的说“你也想玩一下这个红色的积木吗?我可以分享给你玩一会儿,我们可以一起玩。”在频繁“被分享”的过程中,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爱与善意,体会到分享可以让游戏持续下去,也变得更有趣。那么,在下一步引导孩子“交换物品”的过程中,孩子就更容易配合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科学家也发现了,即便是孩子偶尔有分享的行为,其实他们的换位思考能力,和冲动控制能力可能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。尤其是在7岁之前,并不必期望孩子能够完全理解分享的意义。家长更应该用一种“练习”或“尝试”的态度去看待孩子的分享行为。


图源 | pixabay


03

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


总结上述的内容,父母引导孩子分享玩具有以下几个要点。


01

在孩子2-3岁的时候,知道孩子的“物权意识”在萌芽,对于物品敏感。宽容对待孩子的“霸道”和“占有欲”。

02

在孩子3-4岁的时候,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。首先要让孩子多多体会“被分享”,不要强求孩子做到如你一般的主动分享。

03

当孩子在“被分享”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意和接纳,引导孩子总结“被分享”的感受。孩子一般都喜欢和照顾他感受的人一起玩。比如你可以问孩子“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积木?”“是因为和妈妈一起玩的时候,妈妈会主动的把好看的积木给你是吗?”“妈妈不会和你对着干是吗?”“妈妈把积木给你,很照顾你的感受是吗?”

04

引导孩子“交换玩具”或者“轮流玩耍”。做好了上述铺垫之后,大概在5岁左右,在玩游戏的时候,引导孩子交换玩具。孩子一般就能做的很好了。

05

家长口中不必过分强调“分享”和“谦让”这两个词。因为本身分享和谦让就意味着要付出“代价”。家长可以想办法,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,获得其他的补偿或快乐。


图源 | pixabay


04

引导孩子学会分享,我们避免做的事情


1. 避免从一开始就用道德的眼光看待孩子,不要给孩子贴上“小霸王”的标签。

幼儿年龄小,对自己的认识十分模糊,非常容易受暗示。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,容易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不好的强化,孩子会按照你的标签成长。


2. 分享的能力是逐渐发展出来的,不要过早的灌输分享的概念。

要看到孩子的发育是有客观规律的,我们要遵守规律,不要拔苗助长,自寻烦恼。


3. 避免用威胁的言语强迫孩子分享物品。

有的时候大人一着急就会口不择言,当你希望平息孩子们的争执的时候,可能会说“把玩具让给弟弟,不然妈妈就不要你了。”尽量减少言语的威胁。


4. 保护孩子的“物权”,送给孩子的玩具,尽量让孩子做主选择归宿。

孩子的玩具很多,而家里的地方又有限。很多父母为孩子清理玩具,会把一些玩具送给别人或者扔掉。有时候,别的孩子来家里玩,很喜欢宝宝的某个玩具,父母会碍于面子自作主张把玩具送给别人。这些都是不提倡的,孩子玩具的去留,尤其是孩子十分有情感的,十分喜欢的玩具,一定要征询孩子的想法,尊重孩子的决定。所以,在我们为孩子买玩具的时候,也要做好合理的规划,不要一股脑的什么都买,造成后期不必要的困扰。


参考资料

https://www.scientificamerican.com/article/young-brains-lack-skills-sharing/


相关阅读

宝宝抱着玩具不撒手,拿走就大哭

孩子遭遇被抢玩具实战篇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